新闻公告
首页 · 正文

学院新闻

喜报:《人民日报》刊发beat365官网教师研究文章《交通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》

日期:2024-09-24   点击数:  

近日,《人民日报》理论版刊发了beat365官网教师王浩宇、王斌署名文章《交通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》。“人民网”“求是网”“光明网”“中国网”等多家权威媒体先后进行转载。

近年来,学院通过整合研究力量和培育青年人才,以“交通+公共管理”为主线,围绕交通强国建设、国家安全治理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等议题,加强智库建设和学科提质。文章的发表是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、助力学校“文科优新”的又一重要成果。

文章全文如下:

交通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(有的放矢)

自古以来,交通就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纽带作用。进入现代社会后,交通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,对于增强国家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。”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,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,指导实施交通强国战略,推动我国各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、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巨大成就。交通运输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力量。

交通设施促进物资畅通、人员流通。历史表明,交通设施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、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,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。秦统一六国后,把“车同轨”与“书同文”“量同衡”“行同伦”作为同等重要的治理方式,此后历代王朝也一直注重发挥交通建设的时空整合功能,提升“中央—边疆”的行政运行效率。新中国成立后,川藏公路、青藏公路、成昆铁路、兰新铁路、青藏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完成,大大促进了西部与东、中部之间的物资畅通、人员流通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边疆地区、民族地区的交通现代化进程按下“快进键”,兰新高铁、沪昆高铁建成通车以及川藏铁路开工建设等,在经济、文化、教育、医疗、科技等多方面、多领域推动形成了各民族互助互进的发展新局面。未来,多条出疆入藏大通道还将补齐西部铁路交通的留白地区,为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提供有力支撑。

交通流量促进文化交融。长期以来,各民族在不同交通线路上互动互惠,有利于实现文化交融和价值认同。例如,丝绸之路、茶马古道等陆路交通,积淀了互信、互利、共赢等文化和价值观念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边疆地区、民族地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,多层次多样化出行需求得到更好满足。“环西部火车游”“坐着火车游新疆”等特色旅游专列,推动交通流量凝聚为文化增量,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。相关部门和地方围绕以交通便利带动脱贫减贫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,颁布实施一系列政策举措,这些旨在兴边富民和惠民利民的政策举措,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、共建共享、共事共乐创造了条件,也为新时代交通文化注入新的内涵。交通强国建设在改善民生中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价值纽带。

交通精神助力加强情感纽带。弘扬以“两路”精神、青藏铁路精神等为代表的交通精神是培育交通文明的重要内容,也为各民族情感纽带紧紧相连提供有力支撑。自古以来,架通山河的交通工程都面临千难万险,各族群众在筑路通衢中形成九州共贯、一体多元的情感认同,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品格。新中国成立后,“两路”精神、青藏铁路精神等,不断激励各族群众凿艰越险、奋发向上。进入新时代,交通在助推各族群众摆脱绝对贫困、共创美好生活中发挥先行作用,交通精神在脱贫攻坚、乡村全面振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。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工程屡次攻克世界级施工难题,让交通精神不断升华。要进一步讲好边疆地区、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的生动故事,从中提炼体现各民族守望相助、共同奋进的精神内涵,助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,促使各民族人心归聚、精神相依,形成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。

(作者单位:beat365亚洲版官网)


文章链接:人民日报2024年9月12日 https://www.peopleapp.com/column/30046575310-500005750090

文章来源:人民日报公众号

图片:人民日报